会计师事务所预算绩效管理业务中的新质生产力

    来源:《中国会计报》8月30日4版   作者:张俊杰

 

    在当前大力倡导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会计师事务所探索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

    会计师事务所开展预算绩效管理业务的新质生产力可以理解为:专业服务在信息化、智能化、数据化社会中,随着科技创新的提质增速和高端产业的蓬勃发展,预算绩效管理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服务方式、专业服务产品深度融合并呈现为一种创新性的高级服务形态,主要包含高素质的劳动者、新介质的生产资料和新品型的劳动对象,以及由此融合形成的新型的专业服务模式。

 

构建专业课程培训体系

提升专业人员素质

 

    培育和发展预算绩效管理新质生产力,首要的是培养预算绩效管理高层次人才。而这离不开科学的、系统的预算绩效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近几年,全国各级财政部门、预算部门广泛开展了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培训,特别是三所国家会计学院、部分财经类高校以及相关行业协会开设了绩效评价师或绩效主评人等岗位能力专门培训,有力推动了预算绩效管理的政策宣传和专业普及。但是,普遍缺乏系统的培训课程体系。

    预算绩效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需要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综合课程。其中,专业基础课程可包括《预算绩效管理业务问答与实务示例》《预算绩效管理咨询概论》《预算绩效管理咨询规程》等,用以讲述预算绩效管理及其咨询的基本理论、基本业务、基本方法和技能。

    专业核心课程至少应包括《预算绩效评估实务》《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实务》《预算绩效评价实务》《预算绩效管理专题实务》等,用以讲述预算绩效管理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专业实务操作。

    专业综合课程则应包括《预算绩效管理理论与实务综述》,用以讲述预算绩效管理的综合理论以及综合实务。

    应运用现代培训教育手段,通过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升开展预算绩效管理专业服务的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和专业水平,逐步将预算绩效管理专业人员培养成具有较强专业胜任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成为发展预算绩效管理专业服务新质生产力的主导要素。

 

构建行业服务标准化体系

创新专业服务方式

 

    服务标准化体系一般包括服务规范、服务提供标准、服务质量控制规范、运行管理规范、服务评价与改进标准五部分内容。构建预算绩效管理咨询服务标准化体系,需要根据五项内容的不同特点,制定适合预算绩效管理第三方机构组织开展相关专业服务的标准。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预算绩效管理咨询服务规范。即根据预算绩效管理咨询服务项目的环节、类别等属性,规定咨询服务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和专业特性要求。

    二是预算绩效管理咨询服务提供标准。需要详细说明服务提供过程中应遵循的标准,包括不限于技术标准,操作标准,提供的方法、程序所制定的标准,以确保预算绩效管理咨询服务的专业性和效率性。

    三是预算绩效管理咨询服务质量控制规范。该规范是指在提供咨询服务的过程中,对反映满足委托方需要的全部特性,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建立服务质量改进和评估机制,不断完善服务而制定的标准或要求。

    四是预算绩效管理咨询运行管理规范。即为确保咨询服务稳定运行,结合服务提供的要求,协调服务业组织运行活动而收集、制定的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人员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

    五是预算绩效管理咨询服务评价与改进标准。即对咨询服务的有效性、适宜性和满意度进行评价,并对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咨询服务进行改进而收集、制定的标准,包括但不限于评价的基本条件、原则和依据,评价的组织机构和人员,评价的程序和方法,评价内容和要求,检验和验证,数据分析、处理和评价,改进的原则和方法等,进而体现发展预算绩效管理专业服务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

 

推动信息化系统创新

实现数字化转型

 

    在预算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虽然部分工作已实现信息化,但离预算绩效管理咨询的信息化还比较遥远。由于基础数据积累不足、咨询服务工作内容尚未形成体系等原因,咨询服务的信息化需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的过程。

    首先,需要构建预算绩效指标库及标准库等相关的专业服务产品。在此基础上,开展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及标准库专项信息化建设,实现绩效指标及标准选取的信息化。

    然后,进一步开展预算绩效评价咨询服务成果专项信息化建设,实现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自动生成的信息化。

    最后,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咨询服务综合信息化系统集成工作,实现预算绩效管理成果自动生成的信息化。将预算绩效管理咨询的传统模式推向数字化转型阶段,也是培育和发展预算绩效管理专业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所在。

 

建立重点专业服务产品体系

推动预算管理提质增效

 

    在预算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推行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需要抓住重点领域中的关键事项,避免平均使用力量而影响绩效。在预算绩效管理咨询服务产品体系建设过程中,要从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各个领域中分析提炼出重要的20%,通过构建和实施这部分指标及标准体系推动预算管理提质增效。

    这“20%”通常包括但不限于建立关键项目预算支出标准体系、重要领域及项目的核心预算绩效目标体系、重大政策(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指标及标准体系、重要领域及项目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及标准体系等,即形成“一关三重”的专业服务产品体系。

    可以看出,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先进的专业服务标准和高效能的服务产品体系相互协同融合,形成的预算绩效管理专业服务新质生产力,将推动预算管理提质增效。

 

(作者单位:大华会计师事务所)

 

(责任编辑:高歌)

 

创建时间:2024-09-11 10:54